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设计 >> 正文

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光明观察 陈柳钦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苏雪串:《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在城市化中的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46-49页。

  [2]陈胜昌:《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新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47-50页。

  [3]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年第6期第101-103页。

  [4]张兵,古继宝:《中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及其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3期第39-42页。

  [5]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1-16页。

  [6]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J],《经济地理》1996年第3期第32-36页。

  [7]Gottmann,J.Megalopolis: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n Seaboard[J],Economic Geography,1957(33):189—220.

  [7]Gottman,J.Megalopolis: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M], New York:The Twentith Century Fund , 1961,34。

  [8]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10页。

  [9]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01-226页。

  [10]吴传清,李季:《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J],《经济前沿》2003年增刊第29-31页。

  [11]陈凡,胡涓:《中外城市群与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城市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10期第48-53页。

  [12]刘静玉,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4年第6期第66-6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s: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主体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