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刊文盘点了今年上半年中国外交的表现。文章说,这半年间,中国遇到了一些突如其来的“危机”,包括3月发生在拉萨的暴力犯罪事件,4月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受到某些干扰,以及5月的汶川大地震,都给中国外交带来严峻的挑战。
文章引述专家的观点说,中国外交在应对上述三个危机时,表现出色。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指出,西方某些反华势力支持“藏独”,破坏奥运圣火传递,企图将“奥运问题政治化”,并不是偶然现象。西方某些势力长期对中国的不友好态度和立场,可以归结为歧视说、偏见说、误解说、无知说、恐惧说等,归根结底是不能客观地、公正地、平等地认识和对待中国。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国的成功经验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于是有些人开始“恐惧”了。这种恐惧其实是一种传统优越思维的反映,即西方应该永远保持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100年左右的优势,一旦这种优势缩短为50年或30年,他们就难以承受了。这或许就是某些反华势力的“心理症结”所在。
“3·14”事件后,中国外交部及其驻外使领馆,迅速反应,立即展开“危机外交”:很多驻外大使开始积极与所在国政府进行沟通,全面介绍中国的西藏政策和“3·14”事件的真相,全力做各国领导人工作,同时主动与各国媒体进行联系交流,向西方民众介绍西藏的今昔,戳穿某些反华势力的“谎言”,争取国际舆论的理解和支持。这些有理有节的外交活动,在很短时间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王春英指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迅速将救灾信息公开化,并欢迎国外救援队前来救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文章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舆论的关注焦点,中国外交也进入了“非常活跃时期”。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在世界聚焦中国之时,好事坏事都会被放大”。而中国外交在刚过去的上半年的表现令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