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公共关系 >> 危机预案 >> 正文

事件之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长效机制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新智囊》 赵敏 参加讨论

  长效机制需要理念支撑

  傅强:我们在谈长效机制的过程当中,NGO的作用不能小视。另外,NGO是很好的平台,但这个平台要做很多的事情。NGO的人士是否样样精通?是否也需要整合更多产业链?我在灾区现场看到一些NGO组织的作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并不是很专业,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王平:事隔一个月回看救灾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发现许多组织都在应急方面出了问题,看起来是一个战术问题,看起来是一个激励机制问题,但是我觉得恰恰是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问题,它是一个战略问题,或者是认识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一个理念问题。

  我是基金会的人,喜欢谈理念,理念是道,我们讲机制是术。术设置得多么完美、制度建立得多么完美,也总是赶不上变化。为什么赶不上变化?就是缺乏理念的认识。把CSR当成企业的包袱,还是当做本身跟企业发展一致的东西在做?CSR本身就应该是企业内在成长的动力,不是你拿出一块就损失掉的,是一体的,不是对立的。这个理念像做人一样,我们拿什么以不变应万变?品牌。而不是每天算盈利,我拿出多少,我回报多少?这个永远算不出来。很多突发事件爆发的时候你要凭你做人的本能去判断。如果你认为你的企业和社会是一体的,你就不会那么痛苦。以不变应万变,简单讲就是要用心,只要用心就不会对企业造成负担。比如一个企业能力有限,不会为了在媒体上披露我募捐多少钱去比拼额度,不拿捐钱的数量来衡量,做到点子上、做到需求上,企业就不会产生矛盾。

  从根本上你要从被救助的、被帮助的社会需求上来考虑,就像一个企业做产品,他要从需求方、从社会的市场需求方考虑,而不是反过来考虑自己。做人也是一样,这个时候不要那样去算了。那么是不是需要制度呢?我觉得需要,但是不要用制度束缚自己的手脚,比如像万科那样,而是有利于迅速做出决策和判断,所以要有平衡。

  我们基金会也有一些制度,比如财务上手续要完备,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但是我们不要把自己变成官僚机构,因为你是慈善机构,首先要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求。如果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你还要考虑我有多少手续要做?你就变成官僚机构了。另外我们还强调有专业机构帮助操作公益行为,企业毕竟是以自己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做社会公益也是一个专业,这是基金会的事。基金会应该担当起整合资源的责任。我们为什么叫企业家基金会,我们就是整合企业家,架起企业和需要帮助的人之间的桥梁。

  跨国企业存在跨文化管理问题

  王以华:从这次汶川地震谈到企业长效机制,我很赞成企业应该把CSR建立起来,像诺基亚这样的国际的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很有效的体系,这个确实应该由中国企业认真学习。企业首先就是一个功利组织,功利组织首先要处理好自己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第一就是客户。像诺基亚这样的跨国公司,它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多少亿消费者,它能认真地思考如何降低辐射,如何减少包装?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责任的行为。

  “国”、“家”在中国人的心中非常重要。我们没有美国那种社区的文化,评价一个人不仅看他的制度,还要看你是不是值得信赖的人?任何一个反应涉及到你以往的体验,同时也涉及到你的利益。唐山有个民营企业家,为什么毫不犹豫拿出1亿,因为他亲历地震,他有体会,知道这个东西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灾难?但是我依然认为为什么这次在中国老百姓当中像可口可乐、麦当劳这样的公司反应这么迟缓?我觉得背后还是有一些根本的价值观念。这里涉及到全球整合问题,一个跨国公司进入本土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和文化基础的结合。

  另外企业承担和自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是好的企业,但是企业的境界还要再高一些。把社会责任的承担当成一种精神本源在接受。有些美国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反应比较迟缓。我觉得可能还是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利益相关者上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老百姓的价值认同这个层面理解还不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危机预案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