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分析 >> 正文

管理与文化纠缠的“结”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管理学研究管理,目的在于找出管理活动中的普遍性规律或趋势,尤其是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和概率分布,以求对同类问题做出有效的同类解释,进而采取有效的同类行为。

  从这一意义上讲,管理学不应该包含那种排斥普适性的特色化内容,一旦出现这种特色化,就失去了它的共性,特色化程度越高,共性的成分越少。即使有特殊性,作为科学的任务是在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而不是停留在特殊性上。科学和经验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其普遍性的大小。管理学的科学程度高低,正是由它的普遍意义决定的。

  但是,文化恰恰是特殊的。尽管有些文化的范围很广,比如我们常说的“华夏文化”,涵盖面极大,但作为一种文化,归根到底是由它与另类文化的区分表现出来的,假如没有区分,就不再是文化。“华夏文化”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它同欧美文化不一样。管理活动必须考虑这种文化差别。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失败。对此,美国学者对日本与美国管理中的文化差异研究,中国文化学者对不同民族文化差异与社会运行的研究,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所以,管理活动本身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以水作为比喻,管理学是要弄清楚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利用水的方法,而管理活动则必须考虑水的“差别”——在撒哈拉沙漠和北美五大湖,水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不一样的;在东南沿海和青藏高原,水的沸点是不一样的;在死海和墨西哥湾,水的盐分含量是不一样的。所以,管理必须对不同的“水”采取不同的对策,尽管水的理化性质相同。这样,文化与管理纽结到了一起,而且一旦打断这种纽结链,有效管理就不复存在,甚至出现副效。管理学家对文化的重视,除了个别出于猎奇以外,基本上是出于这一实用原因。

  问题在于,这种纽结链又不能破坏管理的普适性。失去了普适性的管理学就不能再称为管理学。借用中国古代宋明理学的一句术语来表达,即“理一分殊”(这个概念是程颐创立、朱熹展开的)。其理则一,其分则殊,无殊不得显其理,无一不得用其殊。即“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无比,但正是在这一点上,管理学的研究(尤其是中国管理学界的研究)出现了众多偏差,其中最基本的有两个方面,即管理实践中的偏差和管理学理论上的偏差。

  偏差之一:在管理实践中,把文化本身当作管理。文化会对管理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影响。学界有对所谓“文化决定论”的批评,实际上的分歧是由于文化含义的广狭程度不同造成的。如果排除了制度和行为因素的文化(即仅包括价值和习惯因素的文化),那么,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非决定性的。但是,如果突出文化的制度和行为因素,那么,文化决定论亦有一定的理由。管理尽管是人类的有意识活动,但管理所遵循的必须是某种普适性,即通常所说的原理。而文化并不具备这种普适性。这一点又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根源。社会科学追求普适性,人文科学追求特殊性。所以,人文学科很少有所谓“原理”出现,即使有所谓的“原理”,也往往是一种非普适的概括而已。按照这一区分,文化哪怕对管理产生多么大的影响,都不可能等于管理本身。而许多研究管理的学者,出于对文化巨大影响的考虑,往往把某种文化直接看作某种与该文化对应的管理,由此而产生了理论的某种混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