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案例分析 >> 正文

青岛啤酒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管理人之家 库陆路 参加讨论

  青岛啤酒通过产业整合联动资本运作,体现了当今产业时代一个产业领袖型企业走向成功的典型模式。但是目前青啤的盈利能力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了再融资的效率,收购的企业较多,战线较长,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缺乏,将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因此,青啤仍处在粗放式经营时代。

  【产业扩张篇】

  从“发展战略混乱”到“外延性的粗放扩张”,再到“内涵式的做大做强”,青啤的产业扩张之路正有条不紊地铺开,扎实的产业基础无疑是青啤成长的最重要元素。

  〖频繁换将,战略混乱〗

  青啤自1986年达到10万吨后,多年徘徊不前,行业地位岌岌可危。最终,青啤选择股份制改造来转换经营机制。1993年7月青啤H股在香港、8月A股在上海先后上市。

  遗憾的是,上市后的青啤并没有发挥国际公众公司的优势。1993年到1996年,短短3年内青啤管理层频繁变动,使本来就极不适应转轨时期的青啤发展战略混乱。直至1996年青啤竟然还没有自己的销售公司。 1995年,青啤终于跌下自豪已久的“啤老大”宝座,屈居燕京和中策之后。

  〖彭作义的外延扩张〗

  1996年6月,决策能力突出的原青岛市计委主任李桂荣出任青啤董事长,擅长营销的彭作义出任公司总经理。青啤的变革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1997—2001年,青啤实施“外延性扩张战略”,以低成本迅速扩张企业规模,业界称之为“彭作义时代”。其中1999—2001年青啤的全国扩张势头尤其迅猛,3年内共发动收购36起。最为典型的是2000年8月,青啤在10天里一口气收下了3家外资啤酒企业——上海嘉士伯、北京的五星和三环。东征西伐、跑马圈地的结果是青啤在全国控有43家子公司,率先完成了全国战略布局,并引领了国内啤酒行业的大整合。青啤也从山东的一家地方企业成长为全国性企业集团。

  1999年,青啤重新登上啤酒业头把交椅。

  粗放型扩张的后遗症

  然而,2001年前“良莠不齐、大小通吃”的粗放型扩张虽然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但并不意味着企业效益的提高。

  过快过频的并购活动,大大增加了青啤的财务压力。啤酒厂的数目于短短数年间增加约10倍,公司利息支出(高达1亿多)及折旧(2001年达6.3亿元)显著上升。加之青啤无法像其竞争对手燕京、雪花等,有母公司如北京控股、华润创业的强大后盾拨款支持并购,而是独力承担,导致银根日紧。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