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包小小的奶粉,再次吸引了公众强烈的关注视线。
上一次,是空壳奶粉导致了大头娃娃,点燃了公众的怒火;这次,则是“某品牌”奶粉,和“结石婴儿”之间的种种关联,引人关注与警惕。
由新闻分析,你会发现奶粉和患儿之间,似乎确实存在某种关联:8日,甘肃兰州又发现一名患有结石病症的婴儿,这是三个多月来,当地发现的第14例同样疾病病例。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出生后一直吃某品牌奶粉。与此同时,河南江西湖北等地也出现同类患儿,他们之间的最大共同点,也是长期食用这一品牌的奶粉。(9月11日《东方早报》)
这个闹心的“某品牌”,搞得初为人母的妈妈们,茫然失措。因为,当她们走进超市,为家里未满周岁的小宝贝儿选奶粉时,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品牌,实在不知做何选择。类似的“结石婴儿”的报道,近日广见于各类媒体。与此同时,这个“某品牌”屡被提及,却一直没有被点破。直到昨日《东方早报》的新闻里,明确点出了这一奶粉品牌的名字:三鹿。
这下,估计选购奶粉的妈妈们,会长舒一口气了。虽然,三鹿集团对此回应说,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患病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但同样估计在没有证据证明该奶粉,不是患儿致病原因之前,家长们至少有了明确规避风险方向后的自主选择权。只是,在替万千家长和孩子们庆幸之余,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比如,在媒体没有明确名字,而以含混的“某品牌”来指代该奶粉时,这一做法,造成的社会心理混乱和公众心理焦灼,值得我们深长思之。一些事实证明,在真相不清,信息不明的心理焦虑下,个人理性往往会被“小道消息”所蒙蔽。比如SARS时期曾弥漫的非典型恐惧,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引发的市民焦灼,都曾导致谣言的风起。此时,公众的茫然、紊乱和惊悸,正是政府决策的迟缓,和政府危机公关执行能力欠缺造成的。
一包奶粉搅起的危机程度,可能不及上述事件,但蕴含其间的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诉求强烈程度,却并无二致。所以,诸如甘肃卫生厅的“不便透露进展”和不公布详情的做法,简直是无视公众知情权的不智之举。
从这种意义上说,一包奶粉,也是对政府危机公关质量的检验。因为,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对于关系到生命健康安全的公共事件,公众渴望第一时间从最权威的部门那里获得相关信息。否则,公众就会被动接受“小道消息”。对“某品牌”的猜测和相关传言,都显露出公众的焦虑与恐惧。面对恐惧,媒体公布了“某品牌”的名称,无疑是可喜的第一步。但权威信息的发布才是最好的镇静剂,这就要求政府机关必须及早介入。
新闻说11日上午甘肃准备召开发布会向外界说明调查进展,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即使从目前的形势看,“结石婴儿”出现的地域已经涉及甘肃、山东、河南、湖南、江西、安徽和湖北等省。所以,必须由国家出面展开统一调查,进行危机公关,并第一时间向外界公布相关信息。信息公开,使真相大白,谣言则不攻自破。这是,政府的反应速度,是第一位的。否则,在滚雪球式的传谣中,社会整体心理变得混乱,政府公信力也在此过程中逐渐弱化消减。
谣言止于公开,“公关之父”艾维·李提认为,公关的核心理念是“公众必须被告知”,信息公开既是政府的义务也是公民的权利,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确保政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是遏止谣言不二法门。也就是说,信息公开的社会,是最安全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