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第五项修炼 >> 正文

第五项修炼带给中国企业的是什么?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互联网 孙景华 参加讨论

  管理在本质上是一个因果逻辑关系,它需要为管理目标和效率提供一个可靠和有效的实现路径,反过来说,不提供实现路径的说法,往往超越了管理学的范畴,而进入到了经济学或社会学等等学科的领域。

  学习型组织和“雷锋精神” 是陷阱

  有些管理者倡导学习型组织,并认为它很重要,我想是因为大家对于背景认识上的不同有关。西方管理学在理性科学管理的路上,差不多走到尽头了,更有效率的竞争首先需要破除过去管理的惯性,圣吉提供了破除惯性的思想,而一些“解放型组织”的提法,提供了实现的路径。但中国企业的状况,却恰恰相反,实际上,中国传统商业一直鼓励破坏制度和规矩,不守规矩的孙悟空备受推崇,而守规矩的唐僧则成为了嘲讽的对象,实际上,“孙子兵法”就是一部鼓励瞒与骗的计谋大全,至今,越是穷困越是要虚假注资、虚报报表、摆出阔气,成为了空城计的现代版本。

  传统商业计谋对于获得一次性的利润,总是那么有效,但是,一旦进入到现代企业组织管理中来,就常常成为了组织基业长青的罪魁祸首。所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他们缺乏的恰恰是面向市场竞争的组织能力,而当他们连基本的基于组织角度的、效益和效率实现路径都缺乏基本常识的情况下,通过官商勾结、期待政府保护等等垄断市场行为开始出现,说到底,是缺乏组织管理能力和面向市场实现效率的能力。

  而提到的“雷锋精神”,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今天的中国,很多地方很象五四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人们在惶恐中再次面向传统寻找精神寄托。今天中国的各类教授专家们,无论是所谓的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其观点大都无法超越五四时期的观点,今天中国学者的中西修养,远不如五四时期的人,所以争论往往成为了闹剧。这类东西太过庞大,所以我等最好还是不去争论这个东西。

  但类似雷锋精神在管理上的使用,却是个有趣的话题。雷锋精神有两个本质,一个是无私奉献精神,另一个是螺丝钉精神。

  我们知道组织管理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责、权、利”三者的对等,当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到管理上,“责权利”的原则,就被修改成了三者不能一致对等,而是必须干得多些、拿得少些。现在有种说法叫“不让雷锋吃亏”,这是很滑稽的说法,因为雷锋一旦多干多拿、少干少拿,那就不是雷锋了。其实,雷锋精神在改革前之所有有效,是因为它的前提是: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大家都是一家人,没什么还计较的。但一旦出现私利、私有产权、投资家出现,所谓的一家人就分裂成了各种私立阶层,雷锋的奉献就成了自动送上门的剥削。螺丝钉精神在本质上是“领导让干啥就干啥”,同样是对于人才管理原则的背叛。事实上,中国绝大多数的传统美德,并不是个提供管理之道,而是提供统治之道,并不是为组织服务的,而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这其中隐藏着很多的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第五项修炼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