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电子政务,从资金、人员及组织上保证电子政务的有效推进。总理施罗德还亲任“德国21世纪”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旨在为社会转型创造框架条件,国家行政机关要成为使用现代技术的表率。
2、完善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德国的法律较为规范和全面,为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又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多媒体法》、《数据保护法》等,并修改原法律法规中不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条款4000多处,同时《德国电子签名框架条件法》也与欧盟电子签名法取得了一致。
3、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德国政府制定了“德国21世纪信息社会”行动计划;2000年出台了“联邦在线2005”计划;2003年6月,联邦总理施罗德和各州州长又共同提出“德国上网计划”, 2008年完成目标。
4.电子政务标准工作要建立动态维护机制,使标准制定和应用相结合,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5.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德国内政部引导由独立的第三方负责联邦在线之星评比工作,评比所有参加“联邦在线2005”的政府部门,联邦内政部每年举行一次颁奖,奖项分三个:政府—政府(G2G)、政府—企业(G2B)、政府—公众(G2C)。评奖条件包括技术革新性、过程优化、网站点击率等10个方面,各种不同项目先要获得提名,再由第三方公司评比,最后由联邦内政部部长亲自颁奖,以此激励各部门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
6、在电子政务中引入知识管理 。德国在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非常注重知识管理,如针对“联邦在线2005”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囊括了该项目起步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国家在互联网上免费向公众开放。2005年底,当该项目结束时,项目组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融会到下一步实施的“德国上网计划”中。目前,正在进行的“E欧洲”就汲取了“联邦在线2005”中很多先进的理念和经验。
7、树立以公众为中心、关注弱势群体的理念。德国政府推出的口号是“让数据而不是让公民跑路”。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是西方文明国家发展的一个趋势。德国提出“帮助平时接触不到网络的弱势群体也能够上网”。例如,联邦政府在政府网站设计规划中要求,不仅风格一致、模式统一,更提出了一项特别的条件——联邦所有部、委网站在2005年底前必须满足残疾人(如盲人)使用。
三、提升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的对策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电子政府”。我国1999年实施了“政府上网工程”,拉开了电子政务的序幕,并连续数年对政府网站进行绩效评测,其目的也在于推动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的汇集和上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并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稳步开展和社会、公众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为此,中办、国办于2004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信息化工作的战略性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追求效益阶段。面对现存的问题,如何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提升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诸方面做起:
(一)明确政务信息资源的内涵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迅速融入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与此同时,政务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龙头,在提高行政质量、科学决策与宏观调控能力上也初显成效,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务部门推动行政创新、政务公开、反腐倡廉、展示亲民形象的重要举措之一,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与潮流。
我们应看到,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电子政务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关键,所以,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应用,为实现政务资源的公开和共享而努力,把为企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