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二]1999年2月2日,某化肥厂煤气炉发现问题,需停车检查。设备科长未采取任何措施,也无人监护,便独自一人进入炉内检查炉体,煤气窜入炉内使设备科长中毒,待发现时早已死亡。
监护人员为什么坚守岗位呢?这是因为各类事故往往是在意料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如进入容器、设备的内部经常会出现缺氧与二氧化碳含量超标相并存的情况。缺氧空气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常被人们认为是无毒的气体,因无臭无味而不易被人察觉它的危险性。当检修人员直入这种存有缺氧空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容器内部进行作业,在进容器及检修的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免不了要气喘吁吁的大口呼吸,大量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二氧化碳透过肺泡膜的能力较氧气大25倍,会造成体内二氧化碳滞留,加上缺氧引起窒息,会使检修者在吸入这种气体后短短几秒钟之内,几乎触电般地迅速昏迷倒下,中毒致危。如果不马上将其抢救过来,极易造成死亡,这种中毒现象,在医学称“闪电型”中毒,除上述混合气体外,还有氰化物气体等也能使人发生“闪电型”中毒。这种中毒现象,在进入容器内工作时常会发生,危害极大。特别是在发生中毒事故后,往往在进行抢救时出现手忙脚乱现象,有的不尊重科学,有的违章指挥,连防毒面具也不戴就盲目进入容器抢救,结果连续出现“闪电型”中毒,造成事故扩大化。
总之,人员进入设备工作,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监护人坚守岗位,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密切注视被监护人的工作状况,就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
八、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进入容器、设备内的作业情况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有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备有抢救后备措施,正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及时、迅速、正确的把受伤者从容器中救出并进行急救和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这对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减少事故损失,创造了良好条件。否则,由于抢救措施不力,贻误抢救时间,就会造成事故伤亡损失的扩大。如:
[例一]1996年2月14日,某地化肥厂一名值班工长因不慎将铁管掉入煤箱内,就让另一名操作工监护,自己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进箱取管,因箱内存的煤气,值班长进箱后中毒倒下,监护者无救护手段,急忙打电话向厂调度室反映,待调度室通告气防站派人将他救出,已因中毒时间过长而死亡。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