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群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涌现的城镇群体化现象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不得不由个体走向群体,从而开拓了城市空间研究的新领域——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霍华德1902年以《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为书名,重新发表了他的1898年末造成重大影响的《明日:一条迈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田园城市的名字和思想迅速传遍了大西洋的两岸。《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随后,许多欧美学者对城市群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最先明确提出城市群概念的当属美籍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Gottma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概念。1957年戈特曼在他发表的《大城市群: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中首先使用了大城市群这一概念。1961年戈特曼在出版的《大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Megalopolis: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把美国东海岸5个大城市圈连接成了一个有3000万人口的地区,总称为大城市群。他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戈特曼认为,大城市群的形成有五个基本条件或标准:①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②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外围地区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③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各都市区之间没有间隔,且联系密切;④必须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人口在2500万以上;⑤属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戈特曼将城市群归纳为两大功能,即枢纽功能和培养功能。他是这样理解枢纽功能的:城市群的内外联系网络和各种流的汇集就如同干道和交通的交汇路口一样,促进了城市群的地域扩张,提高了其在国内乃至全球经济活动的地位,由枢纽功能引致各种流的汇集。对培养功能他的理解是,通过汇聚的不同行为方式的相互影响,产生了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群便成为社会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区域,并推进了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和社会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