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发社会动员潜力
新兴产业和组织在抗震救灾应急动员中展示出巨大的动员能量和潜力。
现代物流业利用自身具有的多功能物流体系,为抗震救灾物资动员提供了从物资信息、调集、包装、运输到配发、转运的“一条龙”式服务,成为政府应急物资动员的得力助手和物资运输动员的应急力量。
非政府民间组织发挥出辅助政府组织抗震救灾动员的作用。地震发生后,红十字会、仁爱慈善协会等多家民间机构通过媒体发出捐献救灾财物的倡议,并在各市(州)设立多个捐助站,为灾区募集了大量的食品、药品和衣物。5月14日,由国内50多家NGO发起的“NGO四川地区救灾联合办公室”在成都成立。该办公室下设医疗服务、物资分配、机构联络等多个小组,协调联络100多家NGO参加抗震救灾活动。中国登山协会、广东动力伞协会、四川现代物流协会、四川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四川三角翼航空协会、成都市出租车协会等众多民间组织都积极动员本协会成员参加抗震救灾,并在抗震救灾中有骄人的表现。
报告之八:创造性发挥国防动员系统的职能作用
5·12抗震救灾动员活动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业已建立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国防动员系统服从大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长期进行应战、应急准备的优势,对全省的抗震救灾动员给予有力的配合和支持,为实现全省总动员的目标,夺取抗震救灾阶段性重大胜利作出了贡献,为国防动员系统履行“应急”使命提供了新鲜经验。
紧跟抗震救灾总体部署,在攻坚克难上发挥突击队作用。在抗震救灾的各个关键阶段,国防动员系统都力争冲在最前面。当通信、交通成为“抢救生命”攻坚战的主要障碍的时候,各级科技信息动员办公室协调组织电信、联通等企业出动抢险人员设备,发送公益应急信息,为抗震救灾的组织指挥以及恢复灾区与外界的通信联络作出了重要贡献。各级交通战备办公室组织动员各类交通战备保障队伍和车辆,为前往灾区执行救灾任务官兵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省军区系统动员组织了大量民兵预备役人员对重点地区实施救援、进入偏远山区开展拉网式搜救、疏散转移群众。
以应急动员为己任,在动员指挥上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地震发生后不久,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主动靠前了解需求、主动汇报情况反馈信息、主动提出建议领受任务”。他们从各自实际出发,利用长期进行应战动员准备的成果,主动为本级或本单位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动员问题上当参谋提建议。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各办公室主动将所掌握的动员潜力调查资料提供给有关部门,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各级交通战备办公室充分发挥与部队交通运输部门联系密切、掌握交通运输动员潜力、熟悉部队机动交通运输保障流程等业务专长,多次协助有关方面完成了军运保障任务。
利用体系优势,在资源调控上发挥“外引内联”作用。国防动员涉及面广,不仅使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各办事机构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建立了相对固定的联络渠道,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各办事机构的协调能力。此外,纵横交织的国防动员体系也为他们搞好协调提供了便利条件。灾情发生后,各级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交通战备办公室等都利用国防动员系统特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外引内联”综合协调作用,服务抗震救灾。5月底前,仅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就协调国家和兄弟省市经动办调集了应急通信综合指挥车1台、淡水净化车29台,以及大量的药品和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