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个人都有一个心智模式,束缚了自己的超越。多年来,我们处理事物的经验已经变成了一种信念固结在心中,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框之外。只在框框中想答案,是找不到解的,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帮助我们走出框框,激活我们的思维。自我超越之后,也许愿景在框框之外,如果不能突破自己的框框,不能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那么就不可能找到答案。
但突破了框框以后,每个人都放活了,都被激活了,如果这时没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来整合,组织变成了一头怪物,组织中的人们可能发现大家“志不同道不合”,而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从而导致组织走向分裂。此时,必须找出一个新的“框框”,也就是用共同愿景来整合大家的力量。
组织中的每个人都一定有所差异,如果不能彼此包容差异,就不能融合为一个整体,无从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就是调和分歧的过程,激发大家的智慧,塑造共同愿景的过程。
此时,还要有系统思考来求解,心智模式的突破是个体的,团队学习可以提升组织的智慧,但背后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结构。“百川东到海”是因为地势的结构决定了每条河流的流向,就好象北京的胡同都很小,主要的交通干道是二环三环,因此车流量一大,大量的车都被导向二环三环,路的结构已经定型,驾车的技艺无法突破路的结构。如果组织的政策已经定型,那么个人的努力无法突破组织的结构。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无法突破其系统的内在结构。因此这几项修炼都学会了,还要用系统思考来建构系统。
为什么五项修炼很难,是因为缺一个都不行,如果只练外功,不练内功,功夫是练不上去的,如果只练内功,不练外功,那么能量无法发泄,会走火入魔,如果内功外功都练,但不修炼品性,也不会长久。如果这些都练了,但不会与人合作,那就只能是孤独的老鹰。五项修炼是环环相扣,要五项修炼同时进行,螺旋式前进,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如何建设企业的共同愿景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沃后来研究杰出团队,他研究发现: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景和目的。
什么是愿景呢?愿字上面是个原,下面是个心,也就是原来这是我的心,是我内心深处一种渴望,一种期盼。不论在气氛活跃或沉滞的组织中,每个人其实都对企业中的工作有着更多的改善的愿望。服务可以更好,生产还可以改善等。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公司其实也有一个或模糊或清晰的愿景,也就是说,每个人对公司的未来都有一个图象式、活生生的描述,而这种心中的图画正是组织前进和动力之一。
愿景在本质上揭示目的、指引方向、激发热诚、汇集力量。
愿景必须要能揭示组织的目的,同时公司建设的愿景就是要向组织人员和世人告知企业的目的,假如这个目的是大家所共同期望的,就会激发每个人的热忱。愿景必须是一种图象化的清晰的景象,这样才能指导组织的方向、汇总大家的力量。我们现在的组织方式是分散大家的力量,把目标切成块,因为目标切割到一定程度,每个岗位上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与总体目标有什么关系,到最后,员工已不知道是在做什么?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建设目标,但有的城市建设成了工业化城市,有的城市却能够一直保持其文化古都的特色,这是因为城市的愿景给予全体市民保持文化古都的共同愿景,而且是清晰的图象化的愿景。这样政府部门、城市建设部门、各公司以及每个市民都努力去建设文化古都的愿景,而不是分工负责,他们具有统一的方向,从而使力量整合,来实现城市的愿景,保持了文化古都的风貌。